找到相关内容933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对神通的中道观

    众多,其他部的经典中也是随处可见,难以一一列举。  在佛教史上,一些大德示现神通度化众生也是随处可见。在此仅举一例。如高僧传记载,东晋时期的佛图澄大师就曾用宿命通开示晋王石虎,使其对三宝的信心不至于退...疑惑的目犍连尊者解释说“汝不於神足有退,但舍利弗所入神足三昧之法,汝所不解。所以然者,舍利弗比丘智慧无有量,心得自在,不如舍利弗从心也;舍利弗心神足得自在。若舍利弗比丘心所念法,即得自在。”大   ...

    圣住 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2556002.html
  • “解脱道”与“菩萨道”

    菩萨犯了十善道,退菩提心,向二乘地的话,就是破菩萨戒了![25]  (4)十善道是不恼众生的根本,其他律仪是不恼众生的远因缘。  (5)菩萨的戒法是尽未来际,其他律仪仅是一日一夜或尽形寿而已。  (...,他是六十劫才得解脱的。其实他以前是修菩萨行,因为在舍眼球的考验中,才退菩萨心的。[34]行辟支佛乘者,最快需要四世,最慢一百劫。《大智度论》[35]的说法也和《大毗婆沙论》相同。  《大毗婆沙论》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1656081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究3

    一来,疲厌心就生起了,菩提种子就退了。因为怕麻烦,发心不能长久。所以,发菩提心不能怕麻烦,否则就无法度众生。耐心非常关键,发菩提心并不很难,如果发一下心就能成佛,那真是太好了。难就难在必须有耐心、长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0456499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3)

    蒲团,坐得腰酸背痛,昏沉掉举,一点享受不到禅悦的滋味,久而久之,自然会退坐禅的心。所以,必要的甜头也是需要的,这甜头就是轻安。轻安生起之后,你会觉得世间除了轻安之外,别的快乐都是微不足道的。如此法喜...八种断行,才能成就四神足。   何者名为五种过失?颂曰:   懈怠忘圣言,及昏沉掉举。不作行作行,是五应知。   论曰:应知此中昏沉、掉举合为一,若为除灭昏沉、掉举,不作加行,或已灭除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156517.html
  • 论天台智者的实践体系

    说,因菩萨具持两种戒,故名大乘戒.   vii.不退戒亦是菩萨之戒.菩萨善巧方便,即使于非法之处,亦可度人,而   于禁戒之持守,无有退.故名不退戒.   viii.随顺戒指菩萨能随顺众生不同的根基... (2)二行指修止和修观.智者解释说,修止能休息诸恶,而使戒律不,成诸功德.修观则能如实知晓苦,集,灭,道四谛之义,因而断除轮回之苦.(3)三行即指戒,定,慧三学.智者谓此三学是出世梯蹬佛法仪轨,其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456521.html
  • 般若禅转识

    始能教导众生。佛法是最重   视心理教育,心灵净化的调摄方法,经、律、论三藏,就是指引前行道路。“律”为在前行   中的路上,应如何规律自己,勿让中途不安靖之危,或退之堕。“论”为疏说经律之易明  ...在缘中”,则心不散乱。不散不乱,是安住   不,全神净意,是时眉目清爽,身心自在。文殊般若经云:“于一念中,即能见十方诸佛   ,获大辩才”。何以古代禅师的语录,妙义惊人,因获“大辩才”故。修习禅定...

    晓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92256586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4)

    不深邃,才会如此,那就是修道要做的事啰!而在家居士,处家繁忙,能不退,实在不易,您提出“心念的管理”,该属对治的方法吧?  答:如是!如是!“心念的管理”一文,是修行法,若能直下了悟,就无需心念管理...说不同;心体犹若虚空,亦无虚空之相,故不以虚空识之,以无自性性,故名曰:无我,虽无实体,但亦非顽空。只是“心体清净,了然常明”,心体周遍无边,而无实体;心体包一切法界,而不壅塞;虽经常劫轮回而不曾;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756673.html
  • 清代魏源居士无量寿经会译及净土文章

    为度脱一切众生故。遍游佛国。修菩萨行者。虽生他国。终不受三途苦。永不退善根。若不尔者。不取正觉。第十九愿。设我得佛。国中天人。虽住声闻缘觉之位。而能承佛神力。供养诸佛。一食之顷。若不能遍至无数无量...香普熏十方世界。供养诸佛。菩萨闻者。皆修佛行。若不如是。不取正觉。第二十四愿。所有他方佛刹。声闻缘觉。闻我名号。不发大心。不得坚固不退转。究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。不取正觉(魏译四十八愿。唐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5956699.html
  • 建兴佛教从完备的沙弥教育做起

    颠倒知见、甚至退道心了。所谓沙弥教育,广义的说,指的是:对一个尚未受具足戒的出家(或准备出家)弟子,所授予的一切“特殊教育”而言。表面看来,这真是个了无新意的“定义”,但其重点,即在“特殊教育”的四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3057063.html
  • 天台大师智顗的禅病对治理论

    干扰与对治法,也与《小止观》所述大体相同。   (四)禅定的退定)   《释禅波罗蜜》认为欲界定的法心较浅,因此“难得易失。”该书认为下列原因是定的原因(注 15 ):   1. 得定时不善用心...的调适不当,则可能产生“乖僻之”、“烦恼患”、“痴定”、“狂慧”等过失。   (二)善根发相之时,如不能辨别真伪,则易致禅病   “善根发相”是指正确修禅定之后,所得的正确效验现象。如修数息观,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4457982.html